其它傳染病
布氏菌病及預防
其它傳染病加入時間:2011-10-25
點擊:
- 布氏菌病又稱地中海弛張熱,馬耳他熱,波浪熱或波狀熱,是布氏桿菌所引起動物源性傳染病,臨床上以長期發熱、多汗、關節疼痛、肝脾及淋巴結大為特點。
流行病學
該病為全球性疾病,來自100多個國家每年上報WHO的布氏菌病超過了50萬例,我國于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曾進行大規模的動物布氏桿菌感染防治,使病發率顯著降低,年發病為6000人次左右。但近年來有增高趨勢,主要流行于西北、東北、青藏高原及內蒙等牧區。我國主要以流產布氏桿菌和馬耳他布氏桿菌為主要病原體。
(一)傳染源
目前已知有60多種家畜、家禽,野生動物是布氏菌的宿主。于人類有關的傳染源主要是羊、牛及豬,其次是犬、鹿、馬、駱駝等,染菌動物首先在同種動物間傳播,造成帶菌或發病,隨后波及人類。
(二)傳染途徑
1.經皮膚黏膜接觸傳染 直接接觸病畜或其排泄物、陰道分泌物、娩出物;或者飼養、擠奶、剪毛、屠宰以及加工皮、毛、肉等過程中沒有注意防護,可經皮膚微傷或經眼節膜受染;也可間接接觸病畜污染的環境及物品而受染。
2.經消化道傳染 食用被病菌污染的食品、水或食生乳以及未熟的肉、內臟而受染。
3.經呼吸道傳染 病菌污染環境后形成氣溶膠,可發生呼吸道感染。
4.其它如蒼蠅攜帶,脾叮咬也可傳播本病。
(三)人群易感性
人群普遍易感,其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獸醫、畜牧者、屠宰工人、皮毛工和進食被污染的動物產品或制品者。在流行區小兒布氏菌病很為常見,占當地發病數的1/5~1/4,病后有一定免疫力。疫區居民可因隱性染病而獲免疫,再次感染發病者有2%~7%。
預防
對疫區的傳染源進行檢疫,治療或捕殺病畜,加強畜產品的消毒和衛生監督,做好高危職業人群的勞動防護和菌苗接種。對流行區家畜普遍進行菌苗接種可防止本病流行。必要時可用藥物預防。
- 版權所有:赤峰市紅山區傳染病防治醫院 蒙ICP備11003467號 內衛網審[2011]第0600126號
[管理]
地址:內蒙古赤峰市紅山區三東街 總服務臺:0476-8661342 住院部:0476-8662327 E-mail:lhbkww666@163.com 咨詢電話:0476—8661342,8662350
-
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
一本加勒比波多野结衣
熟妇的奶头又大又长奶水视频
黃色A片三級三級三級免费看
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左线
免费A片国产毛无码A片